习琴之路(一)
2016-03-01
编辑:
习琴有感 


-----曲笑坤


习琴之路(一)


自2012年2月13日(情人节前夜)在琴馆初识洪老师至今,已走过近四个年头。第一年就从基础指法学到了《平沙落雁》,虽然音准、节奏问题一大堆,但自我感觉超级良好。


2012年末,本人晋级为准妈妈,隔年琴馆又从人大搬到798,对于石景山人民(孕妇)来说,突然变得遥不可及。到7月份小家伙正式降临,我原本安逸的生活变得翻天覆地、狼狈不堪,随后两年又策划着跨省搬家,工作、落户、买房、装修各种忙,琴馆倒真是去得少了。翻看学习记录,14年、15年一共只上了六节课,几乎处于停学状态,曲子进度也基本是一年一曲,实在汗颜。
       人虽见得少,心却一直惦念着老师和同学。在被诸多压力搞得行将崩溃之际,常会记起在人大狭小的租屋里,和大朱、小朱、纪畅、大师姐几个人兑起桌子,研习同一首曲目,间中自然少不了吃吃喝喝、斗嘴嬉闹。那样纯粹的、因琴而聚的时光,无论何时记起,心中都是满满的笑意。




习琴之路(一)


时光荏苒,到2016年1月,已搬回大连近半年时间,得知雅集活动时,看着还没装修完的新屋,心里万般纠结。幸得家人支持,利用橱柜进场前的空档赶回北京。13号晚订好车票的第一时间就向洪老师报备。老师说既然来就准备个曲子,弹平沙吧[流汗]……平沙是早已学会的曲目,越是学到更高级的曲目,越是能体会到平沙的易学难精。纪畅说之前每学会一首新曲子总会急于表演,现在学完流水,反倒觉得没有曲子拿得出手了,对此我深有同感。两天时间根本不足以磨合好一首曲子,扣细节是来不及了,只能利用有限的时间把曲子顺一顺,免得登台忘谱。


       16号早上下了火车,到咏梅那儿蹭了顿爱心早餐,就一起赶往琴馆。纪畅和朱敏早已到场帮忙布置,忙碌的间隙,朱敏还帮我化了妆(万分感谢)。彩排登台时,余光瞄着老师那虎虎生威的小身板儿,手指头就不可抑制地打哆嗦,瑟缩着弹完一曲,N多瑕疵,心里感觉更加没底。看着别的同学气定神闲,连年仅九岁的洋洋小师妹都一派从容,我心有不甘地逐个追问:“紧张不?”回答我的是清一色冰凉的手指头。好吧,原来南云琴庐的亲们都是表演型选手,表面淡定,内心戏丰富。
       正式演出我是第三个上场,谢天谢地,不开场不压轴,没啥心里压力。上台前特意请老兵姐帮忙录了视频,回来慢慢品评,有诸多不满意的地方。限于水平,也就这样了,唯一的进步,就是节奏稳了很多,没有越弹越快。整场雅集,每位同学都很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曲目,最后南云老师用一曲潇湘水云为雅集画下完满的句号。




习琴之路(一)


然而曲终人未散!对于我们这些外地学员来说,未来可能聚少离多,但内心对于琴庐的牵挂,却愈加绵密起来。学琴经年,见得多了,便更加明白得遇南云老师是何其幸运,老师又以其独特的魅力凝聚起了一批优秀同门,琴路上彼此相伴的感觉真好,期待着下一次相聚。



习“普庵咒”有感


-----韩枘洋妈妈


习琴之路(一)


“2014年03月14日历时一年,普庵咒终于学完,期间经历琴馆搬家、洋洋情绪起伏以至爆发、寒暑两假、因遗忘而又重复学习以及二人同窗改为一人独行,同时也结束了我蹭听伴读的琴童生涯。太多的状况发生于普庵咒,特小记,以示不能忘。
       这是我在洋洋的琴谱《普庵咒》页后,简短留下的一句话,为了记录孩子在这首曲子的学习过程中,我与她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,至今百感交集。
         随后,洋洋在我的文字下面也写下了这样一句:
“这首曲子太长了,一定要经常预习巩固,不要再重新学了,千万不能忘记。”


习琴之路(一)



孩子不能忘记是因曲长,是怕的没有结果。而我不能忘是因期间的过程,每一个思绪难平、每一个束手无策,而后云开雾散、渐入佳境。
       于琴馆的“寒香沁”雅集上,洋洋即弹奏了这首普庵咒。昨日的表现也给我意外,是她的淡定从容,让我事前准备好的各种应对未用施展。


       成长是无声的,和洋同时期学琴的大师姐无意中的一句“那时候看她俩好小啊”,又令我心绪难平。




习琴之路(一)


感谢琴馆组织的这个雅集,让学员们有了一个互相沟通切磋展示的机会。感谢洪老师倾心的教学,小学员们在入门之时即接受到了正规严格专业的指导。
       期待看到每位学员的进步,期待着再一次的雅集相聚。


记于2016年1月17日晚!




Copyright ©2017 北京陋室文化艺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